Menu
 
profile
   
众说纷纭谢霆锋
 

 

 

 

 

 

 

 

 

 

 

 

 

 

 

 

 

 

 

 

 

 

 

 

 

 

 

 

(By 风之迷)

谢霆锋,算的上华语娱乐圈最称得上有天生艺人气质的80年代生人。

无论是厌恶他还是欣赏他,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了解谢霆锋,甚至没有人敢真正预测他的走势,关于他的任何揣测,就象希区柯克的电影,不到落幕永远不明结局。

他是不折不扣的娱乐圈的异类,23岁的光景,然而经历和成绩却可能已是他人一生都无法穷尽……

明星的家世,沉重的负担

谢贤(人称四哥)为早期的香港电视和电影圈所作的贡献当然不是我等人士可以妄加评论,金紫荆的“终身成就”毕竟不是随便谁都能得到的;拉姑的70年代首位港姐的靓丽更是不容置疑。出生在这样一个明星环绕的圈中,继承“风流”延续“艺技”似乎是谢霆锋应该长成的模式。

婴儿时就能被梅姐抱着上厕所,稍大时能坐在发哥身边吃大闸蟹,大概是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可是,小谢霆锋似乎感受更多的反倒是孤独,如今人们形容谢霆锋,通常会说他出身豪门,谢霆锋却说“光鲜的背后未必是财富”,四哥信奉小霆锋借了5角钱都需家规管教,拉姑更是会摆着热茶壶去限制小霆锋的乱动。父母忙于工作,短暂的相处还包括了训练他如何面对闪光灯。

自幼体弱多病又天性敏感的小霆锋原本比其他的幼童更加喜欢腻在父母的身边,但他的生活自一开始就不如人意:不喜欢独处却只能在对父母的期盼中独自入睡,天生害羞的个性在拉姑的调教下要勇于面对镜头。从还未出生时被传不是四哥的孩子,到因为父母的离婚无奈的登上杂志封面,香港人就这样看着他长大——2岁拍摄广告,5岁在周刊上扮兔宝宝拜年, 6岁与父母同看哥哥的演唱会,12岁跟校长在加拿大滑雪,年幼时曾经的优异成绩,转途异国求学的种种艰辛,父母离异的打击,家庭经济的落败,替父还债的签约……谢霆锋的成长,事无巨细的曝光在众人眼前。于是,他竟然为了13岁上封面可以不笑而欢欣鼓舞,将之比作“抗争”的胜利。传媒对他自幼的隐私曝光让他对多数媒体心存芥蒂,这种对媒体天生的抵触情绪直接影响到他在娱乐圈的发展; “四哥之子”的称呼不绝于耳,偶像的定位为心比天高的少年所不容,与签约公司的争吵、出走,面对亲人的妥协,为了家庭而无条件续约……这一切,最终造就了一个冷面面对世人的封闭少年。

性格:一切的源泉


温柔、野性?不羁、矜持?——似乎形容他永远需要极端对立的组词,没有中间形态,就如同他对整个世界的描述:非黑即白。

性格注定一切,谢霆锋的个性中融合了两种极端的元素。舞台上情深之处的哽咽和流泪明显是两种性格的结合,台上的谢霆锋自信激情,非我莫属的狂野与舍我其谁的大气;但台下的谢霆锋敏感甚至脆弱,他渴望和朋友交往,却害怕被误解于是刻意保持距离,当本性的善良和商业包装下的“邪恶”使他无法适从时,失眠和多虑就成了他的特质之一。特别是当他骨子里还有着天性不服输的精神作祟时,体现出的表象便更加的纷繁: 传统偶像当道的90年代末期,为了让谢霆锋如雷贯耳,叛逆和负面新闻成了催长的推动剂,于是他成了在矛盾中成长的典型,出道以来就负面缠身,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私下如何的支持慈善活动。

16岁就出道支撑家庭经济的他有着固执到极点的是非观,看似不顾形象的他十分在意外人的评价,不过这种在意也只停止在信守精神层面的纯洁,他不去宣扬自己的善事,也不去澄清无端的负面,他是适合生活在平淡中的敏感男生,那个黑白分明的头脑中总是认为清者自清,于是他永远在现实和理想间徘徊:“人无法讨好全世界”。过分的黑白分明是一种幻想,简单极端的是非观往往会影响到良好健康的心理,所以他很难理解为何一个只撞到栏杆并且不是他叫人去顶的案件会定他有罪:“外面的人调直升机拍我,里面的人却有人对我很好,那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没有人给他解答。

于是小小年纪的小谢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厌世情绪。想必18岁时就说着“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活着时轰轰烈烈”的谢霆锋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他的这份颓废和消极并非源于年龄,“我从没想过世界会很美,可能等我死了,才会觉得吧!”、“only the good die young”、“我的心一直是灰的”诸如此类的言论让他身边的人胆战心惊;但小谢遇事的坚强似乎又勿庸置疑,说他是打不死的“蟑螂”大概也没人反对,他在充斥着最具争议性的评论中云淡风清,总以为他要荡到谷底,回头一看原来他只是再次出发:“我不会再做让身边人担心的事情”“拿大人的钱,我就会负大人的责任”。

幸好,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平和在他的性格中占有了大部分比重:从“不进则退”到“以退为进”。“要学会忍耐,忍到别人有一天无法再敢抬头看你的眼睛。”《艺术人生》的访问中选择了“坚守”,对清华学子们说着“人总是要对社会现实做一些妥协”。……很难说这样的接受是一种真正的妥协,他还是保有直爽的个性,“我是最会写出走红方程式的艺人,出道时就知道如何走红,我不是不会,只是不想,我现在也不想那样做,我要走自己的道路。”矛盾无处不在的真理,在谢霆锋身上全面的呈现。

朋友:一生一世

外界的报道始终充斥着商业气息,朋友只言片语的流露更贴近真实的谢霆锋,许志安形容他“善良的不会去踩一只蟑螂”,梁汉文说到他只用“好”字概括一切,梅姐的主治医生说经常看见他在梅姐的病床前流泪;许鞍华说他很乖很心软,工作人员说他做通告时会随手帮倒垃圾的大婶开门……我们总是能看见为死去的宠物落泪的小谢,能看见举着蜥蜴和众人天真打招呼的小谢,当他在片场细心对待流浪小狗的时候,甚至,当他满脸稚气的对着乌龟“过家家”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怀疑,这是报纸上的谢霆锋么?

也许谢霆锋学不到四哥的天性乐观,但“善待他人”他当之无愧,他的周围有着陈奕迅,冯德伦,容祖儿等众多死党,还有一群称兄道弟的准亲人。朋友的事情在他看来远比自己的重要,“只有把心交出去,人家才能也拿心来跟你做朋友”。这份“一厢情愿”的交友情怀到底能给他自闭的性格带来什么样的改观外人无法得知,但身边确实就有朋友发现他需要看心理医生。

“他对别人都太好了,可是他自己太悲观了”卢巧音这样评价他,“他绝对是个讲义气的好朋友”。为了朋友和公司甚至合作单位争吵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拍客串电影却借他宣传,他会指责电影公司不重视其他演员;edison被记者围攻绯闻,他会让他的助手上前阻止。所以他会为了隐瞒梅姐的病情而承担绯闻却不做解释,所以他特别感谢华仔写给他的“人善天不欺”,所以他将第一个经济人说过的“真理必胜,正义永存”作为信念,所以他用“朋友”形容与歌迷的关系没人觉得矫情。

事业:光环和挫折并行

有人将舞台演绎到幻化,他们却将生命溶入到舞台——唯心的人说这是星座决定命运,处女座的男生追求完美甚至到了近乎病态的地步,西有迈克尔杰克逊,东有张国荣,无可比拟的辉煌,却换来无奈的结局。谢霆锋是要重复旧路还是扼住命运?无人知晓。

无论你是否懂得欣赏小谢的音乐和电影,都不得不承认出道后他对报纸版面的霸占度。超过特首的上报率对一个致力于创作的香港歌手来说实在夸张,八年的台前生涯,谢霆锋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香港的天王接班人,他的星途过分的扑朔迷离,每一出都象一场大戏,众人看好的出道被嘘了两年,98年底为定位问题赌气返回加国,99年卧薪尝胆后的翻身大红,以致02年的人人讨伐和03年复出后的再度升温,小谢凭着他天生的艺人气息和勤奋努力的态度在自己的事业上建立了数项娱乐圈“第一”,并几次从低谷中上攀。

无论人们多么津津乐道于他的新闻,都不得不重视他世界销量大奖上东南亚最畅销歌手的奖杯和最年轻的香港地区最受欢迎演员的光环。他放弃香港偶像的路线,凭着港台新生代歌者中罕见的态度执着于音乐:用提高抽佣的代价换来自己对歌曲的监制和曲风的掌控,管你外界如何催促,他自己不满意就必须推倒重来。出道至今发表60首左右的创作歌曲的小谢给包括陈慧琳 ,陈奕迅,容祖儿,莫文蔚,王杰在内的数十位一线歌手写过歌,还获得2次香港年度颁奖的最佳作曲——说他热衷伪摇滚的人无疑是不负责任的,他自己专辑尤其粤语大碟的音乐概念脱离纯粹的爱情,大气温柔里带着点歇斯底里,颇有点国外知名摇滚曲风的味道,他不介意偶像的外型在唱腔中尝试沙哑路线,更是给一片歌舞升平的香港乐坛带来一股激荡的寒流。

某种意义上,谢霆锋的音乐对社会的贡献肯定要大于所谓的新闻,与其说拿着吉他的谢霆锋是一个追寻着幻想中完美的歌者,不如说这是一个为着理想奋进的年轻人。 “真的希望乐坛没有绯闻只有音乐,我一个人的发展并不重要,如果香港乐坛需要牺牲才能改变的话,那我不介意自己来做这个牺牲者”。说着这样话的年轻人,如何能不走红?何况他还同时拥有着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年轻的最佳新人奖(18岁)的荣誉,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年轻的影帝提名者(19岁)的经历。

有着遗传于父亲的演戏天资却不恃物而骄,就算昏倒片场也不提休息,他拍戏的兢业为业内人士称赞,连一向与之关系敌对的媒体也不敢在工作态度上对他有所挑剔。俯冲27楼不用替身,亲自上阵火烧水淹的灾难场面,脚底踩入寸长的铁钉后浸泡着血水继续拍摄……小谢在一系列看似不要命的举动面前竭力希望证明自己对工作的认真,人们也许会怀疑十年、甚至五年之后的谢霆锋会不会依然真我,但好在至少若干年后我们还可以欣慰的说着有过那么一个帅哥,他曾经如此真实和努力的活过。

感情观:颠覆世俗的底线

如果说小谢作为一个艺人在音乐和电影的成就还需要时间去证明的话(这是任何一个艺人都必须的经历),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感情史早已在众人茶余饭后的嘻笑怒骂中曝露无疑(这是小谢特有的悲哀)。

不过,讽刺的是众口一词的“真相”往往是距离真理最远的虚幻。谢霆锋远不像表面上的风流不羁,骨子里的小谢是那种有着完美爱情观和传统家庭观的“老好人”,这样的性格配合着他那张如同漫画中人物的棱角分明的俊俏脸蛋,往哪里一站都是性能卓越的绯闻传导体。他渴望婚姻和子女,又期盼平淡中度过一生,适合他的是那种沉稳和包容的年长女性,但公众人物的特质使得他的感情没有隐私可言。

矛盾的激化让平日里云淡风清的小谢把自己天生的固执在感情上显露无疑:他可以忍受别人对他形象的攻击,却不能容忍对他专情的怀疑,于是他千方百计的凭歌寄意,甚至怒气冲冲的为感情开澄清记者会。当他发觉越描越黑之后,他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不论陈奕迅多么不辞辛苦的为小谢的专情鸣不平,他自己都不愿再多说一个字。

他有那种认定不能给对方伤害甚至不能给不爱的人以伤害的“可怕”的善良观,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情变对这个男生本人的伤害,虽然流泪唱歌的他总是为众人不齿,不过象他所钟爱的女人一样,他也喜爱在歌曲中演绎他全部的心声,为数不多的谢氏情歌中的歌词恰恰是他感情的全部发展史:早期的纯真和浪漫,中期的真诚和崇拜,后期的抑郁和自卑,当他从《因为爱所以爱》唱到《我什么都不是》时,一个越发真实的谢霆锋在歌中更清晰的呈现在世间。


谢霆锋的大红,勿庸置疑;谢霆锋的好坏,众说纷纭。但无论他的周围有多少针锋相对的评价,不管这种评价将陪伴他多久,我们只需要铭记,这只是一个普通如你我,简单如邻家的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男生。只是由于过分的敏感导致的自我保护使得他太容易被不熟悉的人误解,使得多数人丧失了对他了解的可能性。由衷的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那代表着我们普通人的成功,代表着努力和艰辛的硕果。

back

 
 
 
 
 
 
 
 
 
 
 
 
 
 
 
 
 
 
 
   
   
   
   
   
   
   
   
   
   
   
   
   
   
   
   
   
   
   
   
   
   
   
   
   
   
   
   
   
   
   
   
   
   
   
   
   
   
   
   
   
   
   
   
   
   
   
   
   
   
   
   
   
   
   
   
   
   
   
   
   
   
   
   
   
   
   
   
   
   
   
   
   
   
   
   
   
   
   
   
   
   
   
   
   
   
   
   
   
   
   
   
   
   
   
   
   
   
   
   
   
   
   
   
   
   
   
   
   
   
   
   
www.nic-zone.com|www.nic-zone.net|网易锋行注册|锋行论坛注册|历届网站封面|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050061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