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5534
- 帖子
- 122
- 积分
- 875
- 锋行币
- 2421 ¥
- 阅读权限
- 20
|
【教程】【原创】U盘、P3、P4、内存卡的文件或文件夹突然打不开了看本帖
移动存储类的设备非常实用,但有时也是安全的罪魁祸首。
我们在使用移动存储类的设备常见的情况会有这么几点:
一:文件夹内还有一个以该文件夹命名的文件夹,但不是自己创建的,举个例子,我的MP4里有一个Music的文件夹,但是该文件夹里面还有一个以Music命名的子文件夹,这时,你就要注意了,这个子文件夹很有可能是病毒。
致病原理:
利用使用者的好奇心达到激活病毒的目的。
判断方法:
运行菜单栏上的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在这里面将“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推荐)”前的对勾勾掉(勾掉后会有个吓人的提示,不用管他,点是)、将隐藏文件和文件夹设置成“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的对勾勾掉。应用、确定。
此时这种子文件夹如果是病毒的话,会在文件名的后面多出个“.exe”,而且点右键,看他的属性对话框,和正常文件夹的属性对话框是不一样的,正常文件夹会显示“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病毒文件是没有“包含”这项的。
杀毒方法:删除就可以
二、自己建立的几个文件夹突然之间全部都打不开了,在计算机上看,能显示出文件夹,但在P4或者手机里看连文件夹都没有。这种情况............也是中毒。
致病原理:
通过欺骗使用者来达到激活病毒的目的,这种病毒是将原始文件夹全部都隐藏,然后再建立一个同名的病毒文件,将病毒文件的图标设置成文件夹的样式,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你自己的文件夹,而当你连在计算机上,一双击........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判断方法:
运行菜单栏上的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在这里面将“隐藏受保护的系统文件(推荐)”前的对勾勾掉(勾掉后会有个吓人的提示,不用管他,点是)、将隐藏文件和文件夹设置成“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的对勾勾掉。应用、确定。
这种文件夹如果是病毒的话,会在文件名的后面多出个“.exe”,而且点右键,看他的属性对话框,和正常文件夹的属性对话框是不一样的,正常文件夹会显示“大小”、“占用空间”和“包含”,病毒文件是没有“包含”这项的。
杀毒方法:把所有带.exe的文件夹删除。
(读者:这不和上边的步骤一样嘛,水什么呀 且慢:还有下文
WSD_000:由于这种病毒把你的文件夹全都标记上隐藏的属性,所以不改回到正常还是用不了。
读者:直接右键属性改回来不就可以了吗?
WSD_000:仔细观察,这项已灰色(被锁定,禁止更改!)
善后工作:1、在运行对话框里(WIN+R)输入“cmd”按回车进入命令提示行。2、输入“attrib -a -s -r -h 盘符:\*.* /s /d”那个盘符就是你的移动存储器的所在盘,例如,我的U盘在计算机是J盘,我就输入attrib -a -s -r -h J:\*.* /s /d,然后一回车,过一小会(根据文件及文件夹数量的多少,十几秒吧),他就自动设置完了。这时关掉命令提示行就可以。
三、文件或者文件夹有畸形文件名
现象:这个文件夹超大,我的U盘刚2G,但这个文件夹就几十G;或者这种不知道什么字符命名的文件全都打不开,而且删还删不掉!
注意:这........不是病毒!
致病原理:由于磁盘质量低下、或者非正常插拔造成的结构损坏或者数据丢失。
解决办法:1、在运行对话框里(WIN+R)输入“cmd”按回车进入命令提示行。2、输入chkdsk /r 盘符:,例如我的U盘在计算机上是H盘,我就输入chkdsk /r H:。然后他可能会不定期的出现提示,一律按Y。完事后,会在磁盘下产生一个FOUND.XXX(000、001、002......999),这个东西不要删,这时有些文件被恢复回来了,有些文件没有被恢复。但如果把FOUND.XXX(000、001、002......999)删了的话,所有恢复回来的文件全都打不开了。
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自锋行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