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口可乐激情2000上海演唱会”强大的明星阵容中,年仅20岁的谢霆锋是最年轻的,三年的出道经历与成名近二十年甚至近三十年的蔡琴、齐秦和王杰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是不能相比的。然而谢霆锋不仅在演出海报上处于中心位置、头像印得最大的一个,而且还是本场演唱会上处于压轴位置的重头明星,演出前不少记者都想就这一问题问他的感受,他只是答:“没什么特别,就像你看到的,只是头像印得大而已。”
一个人少年得志,总容易受到更多的质疑,从谢霆锋迅速走红以来,“凭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不通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即便是想通了的一些人也不愿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谢霆锋的各种走红因素暗合并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某些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方式,他是当今流行文化中一个炫目的时尚符号。所以,在11月25日上海的演唱会上,他的出现引起的观众的狂热是那么不受主观因素的控制,那一种狂热与蔡琴、齐秦等人出场时人们的呼喊、挥手、沸腾乃至于饱含温情的合唱都如此的不同。
于是,在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的机会中,记者忍不住要问这位e时代的超级偶像对七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有没有感觉,他很老实地回答,“不是没感觉,而是不太熟悉,你知道,我是1980年才出生的。”但谢霆锋对于“70年代音乐人文色彩浓厚,80年代是听歌的年代,90年代是卡拉OK的年代,现在是娱乐游戏的主导”的说法非常赞同,他说:“七八十年代的音乐比较原始,有人性的味道在里面,大家记录的是人对生活的感觉,而现在有了数码科技,更方便了,但是为方便又抹杀了人性的味道。”但聪明的他除了说自己国语歌还唱得不太自然之外,并不具体评价、判断自己和别人的音乐,与他同台的那么多声名显赫的歌手中,他仅表示出对与自己同一时代却被演唱会现场大多数观众认为太另类的张震岳比较留意。
但是,对于自己的走红传奇所具有的商业性、娱乐性的特征,谢霆锋似有感觉,他说三年来不断地出唱片已经把他的东西都差不多用完了,他强调自己有安排,一定于近期抛开一切去充电。而对于许多人更多关注他的唱片以外的东西,他说:“没办法改变,我只有自己努力,别人去关注是别人的选择,毕竟是娱乐圈。”(摘自《北京青年报》)
[em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