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学习学习)举办一个中型以上明星的个人演唱会流程

本文仅供参考,大家自己找自己的参造物,在来判断是非真假~~~~~
一.经纪公司:
    即艺员合约所属公司,负责艺员的市场定位,包装风格,市场推广及宣传等工作
二.演出机构: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点儿说就是与各经纪公司合作,负责艺员在本地的宣传及推广工作,比如接盘艺人的签售会、歌友会、演唱会等等。某穆所属公司就是演出机构,其实就是大家口中的主办方。经纪公司和演出机构看似互通,其实所属的行业并不完全一致。

三.上座率:
    一场演唱会入场人数与总座位数的比例。
四.票房:整场演唱会门票销售的总额。
    很多人经常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差别很大,票房是真金白银,最能反映一个歌手的市场号召力,上座率却可以有很大水份,如主办方赠票、赞助单位包场、买黄牛票入场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上座率的虚假繁荣,所以主办方只会关注票房,不关心上座率,但媒体会非常关注上座率,因为这是他们炒作的原料,无论是捧还是踩,其实想让上座率看起来爆棚十分简单,只要买通媒体专挑人多的地方排摄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宣传的基本形式

一.软性宣传:
    泛指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电视台、网络等地方出现的非明确性广告宣传,可以做演唱会的相关节目,或在访谈、电视及广播中穿插演唱会的相关信息。

二.硬广告:
    包含明确的演出艺员、演出场地、演出时间及票价的广告信息。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版志,电视的滚动广告、电台广播的口播,街头广告牌及网络等方式。

三.通稿:
    由演出机构或经纪公司策划编缉关于艺人演唱会的消息,给媒体费用在多家平面媒体买版面或在多家电视台买时段发布该消息。

    其实上硬广告有很大的约束,首先必须等到该演唱会的批文拿到手才可以上硬广告,才可以正式售票,再则硬广告价位非常高,结合两点,除非演唱会是板上钉钉,否则是不会轻易上的。

    相较之下软性宣传的灵活性就大很多,因为不需要批文,只要把好关钻钻文字的空子就可以了。因为上软广告时消息还不确定,所以这种信息会写得相当隐蔽,用词也比较谨慎,会有“可能”“据称”这种模糊性词语出现,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些监管较严的地方上明确的软广告也需要批文,会更加模糊。

    如果看到模糊的软广告要静观其变,有可能是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刚刚取得合约书,演出机构故意放水试探市场反应,更有甚者根本就没进入洽谈期,只是经纪公司放出消息来吸引有意向的演出机构来接盘!总之,没上硬广告证明批文没下来,批文没下来一切都有变数,你可以密切关注,可以配合他们做市场调研,但不可期望过高,否则只会徒增伤感。

    如果看到硬广告则证明文化部报批已经通过,演唱会基本成定局,没特大意外都会如期举行,你可以做梦笑出声了,同时要准备好银子,眼疾手快去抢票,至于订票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下面理一下演唱会的整个流程
一. 演唱会洽谈阶段

     首先经纪公司会将信息发给相关演出机构,寻找有意向接盘演唱会的演出机构,有意向的演出机构,就会联系经纪公司,了解具体细节,包括制作费用,带队人员的数量,接待标准等等,接着会计算整体成本,预测最终是否能取得利润,考虑是否接盘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经纪公司自行举办演出,为了可以确立歌手地位,或是独吞蛋糕。 但是这种做法经纪公司的风险极大,我前面说过经纪公司和演出机构其实所属的行业并不完全一致,由于不熟悉,经纪公司在操作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加上演出市场的地头蛇现象很明显,不依靠当地演出机构的话,障碍会很多,所以很少有公司会这么做

     当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是演出机构在取得合约书以后,演出机构都会在歌手官网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关信息,或是在报刊杂志软文中带上几笔。如两个月前那个市场调查。
由于目前文化部对这些新闻的监管较严格,尤其是上海这种地方,这种信息会写的相当隐蔽,用词比较谨慎,会有可能据称这种用词出现。

     这种小范围的宣传是为了让铁杆歌迷获得信息,保证开票初期票房的业绩。
   
     不要小看开票初期的票房,这往往影响了演出机构对歌手市场号召力的判断,以及演唱会的造势及媒体口碑,这种造势是公司无能为力的,要靠歌迷来带,好的造势可以带起雪球效应。

      开票初期的票房,其实就是和专辑的首月销量是一个道理的。
二. 筹备阶段

     确定场地,确定具体的时间,当然现在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会放在洽谈阶段都确定了
     确定了这些相关事宜,就是报批工作,向当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如果是国内歌手,就不需要文化部这一关,会很快,没特殊情况的话,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如果是涉外、港澳台,需要上报文化部,由文化部回复给当地文化管理局,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多。

     只有在批文拿到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硬广告,才可以出票。在一些监管比较严的地方,甚至于某些比较明确的软性广告也需要批文,比如上海。

     批文出来后,代表可以正式出票和正式的广告宣传

     常规情况下,做个唱出票时间都在45天左右,出票时间越长演出操办的准备工作就会做的越充足,同时可以补救的机会也越多。出票时间越短,准备工作就会越不充足,风险性也越大,但是这也代表了演出商对歌手的信心也越大。
三.宣传阶段

    演唱会的宣传一般分为三波。

    第一波宣传:主要是新闻发布会和发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会的时间,地点,歌手情况等一些演唱会基本信息,同时开始售票。基本上当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媒体都会有相应的软性新闻。

    如果歌手不是当地的,难得来一次,主办方会利用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让歌手尽可能的上一些通告,为中期和后期的宣传作准备。

    当然很多歌手因为档期或是当初合约的问题,省略了这个步骤,比如大多数的外国歌手,
其实省略这个步骤,会让第一波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新闻发布会的宣传对于开票初期的票房很有影响,所以主办方会极力促成新闻发布会的召开

    在第一波宣传过程中,主要以软性新闻为主,由于硬广告的价格问题,这时候一般主办方不太会上硬广告,即使上也不过是在报刊杂志上一小条通栏广告。

    如果按出票时间为45天来计算

    开票初期,一般为3-7天,就是铁杆歌迷消化票子的时期

    还是那句话,不要小看开票初期的票房,这往往影响了演出机构对歌手市场号召力的判断,以及演唱会的造势及媒体口碑,这种造势是公司无能为力的,要靠歌迷来带,好的造势可以带起雪球效应。

     开票初期阶段结束后,票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票房收益会比初期有较大的减少。
     
     这个时候通常第二波宣传也开始了。

     第二波宣传:主办方会在一些当地主要的报刊杂志或网络发通稿,通常内容有演唱会的准备工作,舞台音响,歌手的近期情况,票房情况等。

     电视台,电台的相关软性宣传也会同步出来,包括歌手上的一些电视台电台的通告栏目,播放一些与歌手有关的节目,比如演唱会,mv等等

     同时硬广告也会开始大量的出现,广告通栏,电视台电台的滚动广告,一些节目中明确的口播广告

     第二波广告只要是为了吸引歌手的非铁杆粉丝或是边缘粉丝,由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问题,第二波广告宣传会通过票房反馈及时作调整,比如票房比较好的话,广告会相对少一些,相反票房很差,广告就会铺天盖地,为的就是有效促进后期票房,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第三波也就是最后阶段,到这个时候,演唱会的成败几乎已成定论,主办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终的临场票房这时会有一个相对第二阶段高峰,一些对歌手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粉丝),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那么天气,交通等非人为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演唱会结束后,还会有一个后续宣传,由于演唱会已成定局,所以这个时候主办方对后续宣传会比较不重视,也就是不会再花银子为演唱会做后续宣传了,这个就要靠歌手本身的地位、演唱会造成的轰动性,和经纪公司运作的能力了

     基本上这就是一场个人演唱会宣传要走的流程

     对演出机构而言,他们将会对这场演唱会的整体成本和最终收益进行核算,同时也检验了一个歌手的演出市场。说明了就是检验一个歌手的身价。

     说句题外话,这个可能是大家平时乎略的。其实一个歌手开个人演唱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或答谢歌迷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了括大宣传范围,提升自我价值。所以主办方宣传力度的大小对艺人的市场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想看,一种是开一场演唱会只有歌迷知道,歌迷内部消化票子,外人完全不知情,一种是大范围的宣传,虽然有些中立人士不一定会去看,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歌手来开演唱会了,造成这个人很红的印象,这两种效果你更愿意选择那一种???

     后者对吗?所以大家不妨对接盘神起演唱会的公司做一下监督,看看是否达到一场演唱会正常的宣传水平,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三波宣传,如硬广告是否有海报、灯箱广告、街头广告牌、是否上报刊杂志通栏,是否上电视的滚动广告,软广告的通稿有没有达到5到6稿,这是正常的宣传水平,没达到虽然可以证明票房不错,但也证明了主办方在偷工减料,他们赚到钱了,却不给五个小伙子做宣传,相当于变相抢钱,相当欠抽。

     当然,宣传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

     1、赞助商:由于现在演唱会越来越难做,很多演出商都会寻找赞助商,有赞助商的演唱会,除了票房会影响宣传外,赞助商也会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为在赞助合同中,一般会明确标明宣传的力度,上硬广告的次数等,这都是主办方必须完成的,哪怕票子全卖完的情况下,也必须做。 其次,有些赞助商会有自己的宣传优势和渠道,他们也会利用这些渠道做演唱会的广告,比如移动,联通等这些在公司。

     这种情况就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2、制造舆论声势(造势),前面没有说明的部分

     就是让大家知道你来开演唱会,而且你很牛,迫使媒体不拿主办方的通稿费也不得不关注你,这个并不是演出主办方、经纪公司可以一手控制的东西,歌迷在开票初期的BH程度可以影响到造势效果,也就是我常说的铁粉效应,但也不会影响全部,套句老套一点的话,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配合。 仅有票房号召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歌手的地位和自身情况也会造势会有极大的影响。
谢霆锋~~你的饭饭们喊你回家SOLO了~~~!!

哇噻噻  潇洒!~~~我来坐个沙发 慢慢再看哈

TOP

说白了就是谁都可以开演唱会
能赚钱的就赚钱
不能赚钱的就赔钱赚人气

TOP

厄。。。这么长。。。。
音樂與硪銅在!                 霆鋒無苛取代!            ``````````````````````

                       

TOP

大猩猩你又穿越了

TOP


这么多
开个演唱会也这么麻烦
有一种声音叫做[无声仿有声]
有一种漂亮叫做[你微笑时好美]
有一种爱情叫做[谢谢你的爱1999]
有一种问题叫做[如果一开始你爱上的人是我]
有一种坚强叫做[勇者之歌]
有一种放弃叫做[要我怎么忘了他]
有一种伤感叫做[我什么都不是]
有一种精神叫做[成者为王]
有一些坚守的人,那是【我们】
有一首属于我们的歌,叫做【同门】

TOP


看来我了解的还好··
差不多多···
HOHO

开唱确实不容易啊··
            不过经常的话 就很顺利啦··
太快樂如何招架,殘忍不好嗎
灰燼里被徹底消化,我以後全無牽掛,什麽都不怕

TOP

美美的上了一課···

﹎ 在那裡倒下,就在哪裡爬起來.. !更多的..是將我失去的搶回來..我不甘心!℡

TOP

原帖由 锋猫 于 2009-10-9 21:13 发表
大猩猩你又穿越了

这就是穿越的好处XD

PS:唉唉烦人的事,好像被你说中了,我又起不了身了,烦~~~~
谢霆锋~~你的饭饭们喊你回家SOLO了~~~!!

TOP

突然想到的

难道你学习了想自己开 或者是XDDDDD

嗯很好 不管怎么样只要是你组织的我都参加
太快樂如何招架,殘忍不好嗎
灰燼里被徹底消化,我以後全無牽掛,什麽都不怕

TOP

我们还好有媒体来帮我们宣传。。。。

   呵呵。。。。

    我们也不用考虑票房。。。

   圣诞那场。。。。

   进场的观众有1400多人。。。 还算行。。。

    9.29那场 观众3000 。。。
开始玩punk了.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TOP

回复 地心 星儿 的帖子

別說我烏鴉嘴...

TOP

呼啦啦  啥时候潇洒姐有活动 俺都支持一个

TOP

原帖由 锋猫 于 2009-10-9 21:45 发表
別說我烏鴉嘴...

都怪你乌牙嘴,啊啊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动身呀,我东西都理好了
谢霆锋~~你的饭饭们喊你回家SOLO了~~~!!

TOP

原帖由 星儿 于 2009-10-9 21:51 发表

都怪你乌牙嘴,啊啊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动身呀,我东西都理好了




    明天一早就动身吧。。。。。。。  

    都理好了   只欠东风了嘛
开始玩punk了.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TOP

原帖由 誑噯霆锋 于 2009-10-9 21:56 发表




    明天一早就动身吧。。。。。。。  

    都理好了   只欠东风了嘛

你签名的字,在看我签名的字
谢霆锋~~你的饭饭们喊你回家SOLO了~~~!!

TOP

原帖由 星儿 于 2009-10-9 21:56 发表

你签名的字,在看我签名的字



   你那个太大了。。。

  我不才不要那么大的捏。。。


   我是小小嘛。
开始玩punk了.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TOP

你们这是在街头演出么?
谢霆锋~~你的饭饭们喊你回家SOLO了~~~!!

TOP

原帖由 星儿 于 2009-10-9 22:01 发表
你们这是在街头演出么?



   嗯。。。。

   这个感觉好。。。

   很低调  摄影师 从背后拍的。。。

  我喜欢这感觉。

   有时候我把签名图换成 9.29 祝福祖国的吧。
开始玩punk了.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TOP

最近喜欢上了  离开地球表面

   红玫瑰

   三人游。。。。

  我快变得跟摇滚没关系了。
开始玩punk了.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