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42807
- 帖子
- 1258
- 积分
- 5397
- 锋行币
- 68080 ¥
- 阅读权限
- 90
- 来自
- 北京
 
|
十周年了。我还记得五周年时谢生的乌龙题字,那时我们调侃着说“你看谢生多盼着十周年”,于是自己心里也就埋下了一份对十周年的期盼。
五周年那时候我还小,初二的年级,一心都是稚气满满的热情。住着校,每次回家上网第一件事总是扑上锋行。明明是接触电脑最少的一段时间,却是我在锋行最活跃的时段;所以08年对于我,总有种里程碑一般的意义。
那时候我总是想,十周年是多遥远的一件事,我要从初中一路走到大学,我的路能不能平坦,这个社会会有多少的变数,我是不是还会在这里;可是不知不觉之间这一天就已经到来了,我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仗着满腔赤诚反反复复写了无数征文还总觉得言不能尽、还顺便认识了无数一起在文字里又哭又笑的朋友的小姑娘,却还是要回来,给我走过的五个春秋,给我心心念念过的这一年这一天,一个交代。
我想要从我自己讲起。
我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告诉五年前的我,你将来会在港科大读书,那个毫无理由地梦着北大的我未必会相信;但是话说回来,又有谁的人生是真正是精确到一厘米误差都没有的呢?谁又会想到当年无论如何都不肯叨扰别人的我,如今也会为了学术为了行政不厌其烦的给各个部门发邮件直到把他们都搞到厌烦?好笑的是,我竟然会越走越觉得这样的前进才是我潜意识里一直追求着的。成长是一面向前一面铺路,它的轨迹总是成型得不动声色;有时候我们以为走上了岔路,蓦然回首,才明白这世上是没有意外的,生命中出现的每一粒砂石或是每一颗钻石,已在冥冥之中定向了未来。
谢霆锋就是这样一枚钻石。回头望这些时日、起起伏伏,我虽不会仅以谢生为由去做什么决定,但最终走上的路往往与他有三分的关联。就像对香港的爱由他而起;就像我11岁那年便认定,若离京读大学,唯香港可以考虑;就像我欣赏到PO的华丽设施及技术,才发觉这许多年来我一直都是深爱工学的;就像他去了港科演讲我才想起这亦是学工的好去处。
我幼时他不是什么导师,却在我最易被塑造的年华影响了我的人生观,让我相信所谓勇气所谓坚守所谓执生所谓无悔;他教我珍惜得到与失去的经历,珍惜一路走来对自己诚实的可贵心境。如今他不帮我选择,却总把更多的方向展现在我的面前,于是数条康庄大道,我总有更多挑拣的余地。
这一路我所得到的明亮中,必有属于他的光和热。
因此我总笑那些调侃着“一见谢生误终身”的人,因此我总说,那年不经意之间有了他做我生命中的一点红,是我永远不可能后悔的事情。
“To grow and to help others grow. To live and to help others live.”
“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谢生算是完美的践行了这一句。我不仅敬他重他为一个值得学习和追随的个体,亦珍惜他感念他为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虽然我向来不算是个活跃分子,但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点都有他在、有他们在,又有什么办法说离开。
而锋行。不懂锋行的人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工具,一个参加活动得见谢生的桥梁;可是付出过感情收获过温馨的人才懂,能在这大千世界之中寻到一群有着相同信仰、可以相互理解扶持的人,是多么幸运多么不易。
这个家,这群家人,给过我那么团结那么热闹的快乐。09年他说退出歌坛之词满天飞,我临近中考了还是硬着头皮跟锋行去看他的歌友会、不满主办方见缝插针的广告于是齐声喊“谢霆锋”,一副气势恢宏的模样把我座位正前方的大妈吓得一愣一愣,我竟偷偷暗喜;尤记那首《可以可以吗》里,我盯着对面的荧光棒有了泪流满面的冲动。11年拼盘演唱会,正巧是我生日当天,他正对着我们看台唱着歌,他鞠躬,我心里溢出小幸福。
同样是这群人,在兵荒马乱大起大落的去年,在镁光灯照不到的地方陪谢生走一段路,不言不语;为挡媒体头破血流,尤不言悔。当时许多人不甘心,这样多的同门竟做不到化解一件辛苦事;可是当一千个人都愿意站在一旁说“我明白”,就算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感同身受,又怎么样呢。分担的勇气才是温暖的根源。那时那些隐忍的安慰,以及小心翼翼用安静陪伴他用平和传递温暖的那群人,总让我不敢忘却。
忽然懂得,真正用了心的人才能做到既锦上添花亦雪中送炭。而一起见证这些的我们,才懂同甘共苦的经历能牵系出纽带,能为锋行在我们心中的定位发酵出质的变化。
锋行曾有过一句话,we are the red, warm your world。言简先能见意深,这句英文,道尽了我对锋行所有的考量。锋行的温暖从来都是双向的,于他,生命荣华光芒万丈时他一呼我们便百应,所以辉煌时刻散发出一千倍的光芒。生活苍白寒冷似冬时他疲惫我们便守候,所以压力与伤痛只剩千分之一,尚可担当;而于我们,谢霆锋坚定不移的在前面走,一首歌酣畅淋漓,一部电影感天动地,一家公司梦成现实,一例甜品甜了世界;而我们亦步亦趋地跟着走,骄傲的仿佛是看见自家孩子成才的傻亲戚。
阿菲的新歌,《致青春》,听完以后竟然矫情地被触动了。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在如此容易就会物是人非的世界里,曾经有一段青葱的岁月,因为一个人动容,因为一个家而觉得千里之外尚可有温情,纠结过又如何,留在记忆里的永远是彩虹糖的颜色和味道。且不说不肯失去,即使是失去了,良辰美景的青春,有你有我有他她它,总不相忘。
十周年,我在香港。
十周年,我在锋行。
——“美的天地不容”。
除此以外,我还有什么能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