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雯
告诉你不能怕!
- UID
- 42552
- 帖子
- 7425
- 积分
- 22936
- 锋行币
- 74352112 ¥
- 阅读权限
- 90
- 来自
- 浙江

|
全球经济遇冷影响娱乐圈,拍片现场反映明显——
在横店,大片少了,大牌少了
拿到钱再开工的人多了
|
本报横店专电 秋高气爽,本是拍片的好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大小片场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可是,在全球经济遇冷的影响下,横店片场的风景到底如何?昨天,记者在横店影视城了解到,虽然今年在横店拍片的数量将有望超过往年,但大制作的片子明显少了,以往横店人随处可见的大牌明星也少了。 小成本剧组增多,满眼都是谍战剧
昨天,负责接待摄制组的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影视服务中心总经理顾旭强跟记者介绍说,去年来横店拍摄的影视剧组有83个,最近他们统计一下,今年一至九月已有66个剧组在横店拍过戏,现在则有10个戏同时在横店拍,接下来还有许多剧组陆续要来,因此,剧组数量上超越往年不成问题。
顾旭强说,自从今年八月横店影视城取消摄影棚租金,并采取了一些营销策略后,预约要来横店的剧组就更多了,已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他说,别的地方的影视基地的租金都在涨,横店采取免费提供场地,对剧组自然有吸引力了。当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明年到底有多少剧组确定能来拍摄,那就不好说了。
从数量看,今年横店片场显然很旺盛。但仔细看看来拍片的剧组却发现,像《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木乃伊3》这样的大投资大制作明显少了,目前在横店拍摄的片子,依然是时下荧屏上的热门剧型——谍战剧,正在拍摄的就有《战后之后》、《地上地下》、《最后99天》、《迷雾重重》等,还有就是《难为女儿红》、《花舞飞雪》这样投资成本较底的年代剧。而往年古装剧扎堆的横店各大景区,今年古装剧就难得一见了。当然,这跟古装剧眼下非收视热点有关,还有就是古装剧投资成本过大,现在投资方对风险的评估越来越趋保守,不再像以前那样会去“博一下,赌一把”,没有十分把握,他们轻易不敢去碰了。
说到今年计划要来横店拍摄的大制作,就要数张纪中的《西游记》了,计划投资上亿。张纪中为此早在2005年就到横店采景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是他时运不济,资金一直到不了位,只能先拍《倚天屠龙记》了。
一线明星来得少,贵宾楼热闹不再
过去,用横店人的话说,在横店大牌明星或港台当红明星多如过江之卿,这样说吧,你在影视城里随便一抬头就可能看到李连杰、成龙、刘德华这样的一线明星,至于二三线的小明星,连小店老板都不屑跟他们合影。旺季的时候,横店最有名的按摩师经常婉拒那些还没有经纪人的小明星,“不行,等下还有李冰冰、范冰冰、刘亦菲要我去按摩呢”。
而今年赚人眼球的明星就很少见到了,往年这个时候,被圈内称为“明星贵宾楼”的横店度假村早已爆满,普通人订个标间都很难,因为那里边住的都是梁朝伟、张曼玉这样的大牌,但昨天,记者看到,贵宾楼里冷冷清清,服务员说,近期都没什么明星来预定。记者数了数,昨天在横店的演员中,正在电视剧《东方红》、《解放》里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算是最大的腕了,其他则多是名气不大,片酬可上可下的二、三线演员了。
港台演员中,最近也是一线红星来得少,老演员来得明显增多了,如米雪、刘雪华、吴孟达等,像刘雪华,今年已在横店拍了5部戏了,都快成横漂了。
不过,这么多剧组在拍,看似热闹,隐忧也是无时不在。昨天,一个剧组的制片主任对记者说,有一个剧组前两天罢工了,原因是没有按时付给演职员酬金,传到其他剧组,就弄得有点人心惶惶了。
按照行规,剧组付酬是采取分期制的,换成过去,拖欠一两天不给演员工资是常有的事,一般跟演职员解释一下就过去了,关系不大。可现在这个环境下就让人不放心了,那个剧组的演员就放话了,“万一你剧组的资金链断了,我们演员可就惨了,到时到哪问你要钱去?”于是剧组里的矛盾就激化了,变成“钱不到位,不拍”。 本报记者 丰峰
“现在我连买根钉子都要算半天”
一位电视剧制片人昨对记者大叹苦经
|
本报横店专电 “油漆一个月时间涨到250元一桶了,木材价格上涨了30%了,而且每天的价格都不一样,你叫我这个制片人咋办?简直把人逼疯了!现在我连买根钉子都要算上半天。”昨天,正在横店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东方红》的制片人赵锐均对记者倒了一肚子的苦水,现在拍个戏,难啊! 《东方红》是浙江长城影视为明年建国六十周年投拍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昨天,刚刚在医院挂完吊瓶的赵锐均回到横店影视城的广州景区,他一进住房,马上与等在那里的一位道具工“讨价还价”起来。事后他跟记者解释:“这人是一个电影厂的枪械师,我把他刚从在横店拍戏的其它剧组那里请来,剧组明天拍戏要借他的‘枪’一用”。
赵锐均苦笑说:“过去戏里要用枪都是向电影厂租借,正好横店有几部带枪的戏在拍,就地取材,我想也能省点钱。谁知这位老兄说,现在什么都涨了,意思是他的枪也该涨了。”
接着,赵锐均开始叹苦经,他说,现在搞制片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艰难了,都是让涨价给折腾的。《东方红》是年代戏,需要大量的木材来制景,而今年的木材价格比去年一下子涨了30%多,而且每天的价格都不同;油漆去年150元一桶,现在要250元一桶,而且质量还越来越差,本来挺稠的,一刷子下去能盖住底色,现在倒好,变稀了,刷到墙上只往下淌;去年订做一个头套,800元左右就能搞定,现在要1500元,翻了一倍;还有各种场工,如木工、雕刻工、油漆工、电工等等,今年他们的身价也全线上涨了,去年50元一天,现在100元了;连群众演员也跟着涨了,去年35元,现在45元······。
“前一段时间,我们转场去上海、奉化等地拍摄,到了那里,谈到场租问题,人家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啥都涨了,意思很明白,你多掏钱吧。”赵锐均说到这里发起了牢骚。“本来我的身体一点没问题,现在真有点撑不住了,制片人是在靠钱打冲锋啊!”
既然啥都在涨,一个剧组的经费又是一定的,那么演员的片酬呢,记者问赵锐均,“该降降价了吧?”
“一线大腕的价降不下来,就那么几个‘萝卜头’,还是要按集数算,该是什么行情价就是什么价,你想啊,他们又不愁没有戏拍。一般的演员我们就全部打包付钱,给你这个价拍不拍?不拍我找另外演员拍,反正现在演员多得是。”赵锐均说,“制片人这样说听起来牛,但也最容易得罪人,那也没办法,一大家子人要管哪。”
赵锐均说他现在与演员谈价格时,真可以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形容了。“没有办法,什么都涨,剧组的成本加大了,这次就这么点钱了,就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下次一定再请你来拍。”通常情况下,赵锐均的这番苦口婆心不会白费,演员们也很通情达理,极少有跟他难缠的。不过这样的事他也不愿意多干,“不能老劝兄弟少嫌钱呀,人家也是靠这行养家糊口啊。” 本报记者 丰峰
|
|
[ 本帖最后由 杭州星儿 于 2008-10-16 16:0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