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谢霆锋决不妥协——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乐坛都一样。刚刚摘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他理应更有信心去继续不妥协。很难想象他会说出这句话:“你需要什么,我便尽量给你。”
或许他成熟了。
或许这是他向更上一层楼而做出的少少让步。
★ 第一次拍电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便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感觉如何?
好开心。其实事前也预料不到,因为《新》片是我第一部电影,我之前没学过演戏,只是一边拍一边学。但难得的是有一群有心人肯教我这个什么也不懂的“死靓仔”:“什么也不需要,只要你的样子像古惑仔!”就是这样子。
★ 满意自己在《新》片的演出吗?
可以说满意,也可以说不满意。满意的是得到导演点头收货。另外,有些人说我在片中的眼髓和伊健相似。如果是真的话,我也应该感到开心。因为我的角色是抄袭他的嘛。如果人家说相似,那我应该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可能是因为演得很“自己”。基本上,没有太多情况是在“演戏”,除了身边的人个个都变成了古惑仔之外,没有太大的改变。
★ 你自己本身的性格跟“陈浩男”有相似的地方吗?
性格多少有点相似,除了我没有真正拿着刀去砍人!
★ 接这部电影时,又没有刻意去模仿伊健呢?
曾看过他的演出。因为如果演的太离题万里就会给人骂,最大的问题是《古惑仔》实在太深入民心,譬如我看过《古惑仔》头五集,留意到一些陈浩男的小动作,一些很陈浩男的表情,再重复做这些小动作就代表原来陈浩男小时候已经有这些习惯。你始终要给观众看到这些。
★ 有些人过分投入一个角色,最后不能从角色中抽离,你拍完《新》片之后,出现这个情况吗?
没有,反而很多人知道谢霆锋接拍《新》片之后,就认为我已被定型,以后也是古惑仔。譬如我现在跟曾志伟拍摄一部暂名为《轻烟伴浓情》的电影,角色是一个在庙街长大的飞仔,其他人就会觉得:“哗!你又做古惑仔!”其实,这也不算“又做古惑仔”吧!这只是我第二次做类似的角色,但在其他人的心目中,我似乎已经被定格。
★ 你介意吗?
也不太介意。幸好《中华英雄》是一部20年代的片子,这次不可能是古惑仔吧!
★ 有些人演戏靠天份,有些则是受过演艺教育,你又凭什么掌握到演戏的方法呢?
最要紧的是张大双眼去看看周围的人,因为如果你用心去看电影,看电视也可以学到。
★ 那你演出《新》片时,又没有观察周围的古惑仔呢?
有。我自己入行之前也喜欢四处游乐,喜欢到机铺打机,逗留大半天,不多不少也会感染到一些。譬如在机铺看到旁边的人“叼着烟打机”又眯着“蜈蚣眼”,自己就试试模仿。熟悉了之后拍戏就容易得多,这些东西迟早也会用得着。
★ 你喜欢熟读剧本去演出,还是喜欢在拍摄现场感受气氛再即兴演出呢?
我暂时完成的三部戏,都是每次都很懒,连剧本也不看。看过大纲,导演跟我谈两三次以后,待所有演员到齐就照感觉去拍。《轻烟伴浓情》,我也没有读剧本。我希望从第五部戏开始尝试真真正正熟读剧本,然后融入角色,看看有什么分别。
★ 在现实生活和乐坛中,你都摆出一幅不妥协的姿态,作为一个电影新人,在影圈中也会采取同一态度吗?
电影跟音乐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是一种群体性的合作,你可能要同一伙人混三、四个月。但出唱片就不同,你跟一个监制玩一首歌,其他九首歌本其他人玩。所以为何开戏之前要说得仔细,谈需要怎样的角色,怎样的演绎方法等。
★ 获得新人奖是否代表你的演技被肯定
我觉得新人奖并不代表一个肯定。新人奖只是一个鼓励,说你最有潜质,这比你在戏中演出好与怀个更重要。凡事的第一次也不代表对将来的肯定。
★ 压力大吗?
压力并非来自这个奖,而是自己想做得更好。
★ 希望在电影圈达到什么地位?
没想过,做到自己舒服为止吧
★ “舒服”是什么意思?
拍戏跟唱歌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导演或监制说OK那一刻,所有的东西就变成历史,你不能改变。“舒服”的意思是不去后悔或质疑自己先前可不可以做得更好。
★ 想要塑造一个“影坛谢霆锋”的形象吗?那形象又会是怎样的?
无形象,我希望“你要什么形象,我就尽量给你”,这才叫成功。不是“死牛一头”,说不演这个,不演那个。
★ 若要演技更优秀,你最需要什么?
经历,体验每一样东西。人有时候太过主观,我觉得要用多种角度去看事物。譬如我现在也想拿着一部录音机去访问人,而非被人访问,换另一个角度。
★ 有什么角色特别想演?
有很多。譬如说严一些心理医生或是精神上有问题的角色,要去尝试体会另一个世界,有时可能他们对世界的观察比我们更透彻。
|